述而集
您的位置:首页 >> 述而不作 >> 述而集 >> 浏览文章
第五章 孝亲尊师之风景
文章来源: 时间:2016-08-30 浏览量:1424
  壬辰年八月初二日早,吕镇山君传来山东青州大福地致各界人士《感谢信》初稿,嘱余修改。余乃愚钝之辈,自是不敢怠慢。依命奉行,由晨至夜十余时废两餐方成,呈镇山君。次日再三审视,仍有荒谬之处,于是又修一稿。期间有书信两封,一并梳理编排,附大福地《致各界人士的一封感恩祝福信》,先是凑得《认真就是道》,时隔七个月后仅易题为《孝亲尊师之风景》,正文文字如昨。
  ——撰者题记
  致镇山君之一
  吕总慈鉴:
  常惭愧人不揣浅陋,以恭敬不如从命为由,将大福地 《感谢信》做了一番弄斧之举(见附件)。因见惑尚一丝未了,未得其净,恐有失中正;又加初识大福地,观其气度恢弘,但无能察其之详,挂一漏万自是难免。
  马老师、立华诸尊,皆佩道君子也,又是大福地之创建者。您审阅后,若无意见则转呈之,务必请诸君俯而详焉斧正为盼!
祝:
  吉祥!
  常惭愧人顶礼恭复
  壬辰八月初二
  致镇山君之二
吕总慈鉴:
  昨天所弄纸墨,即青州大福地《致各界人士的一封感恩祝福信》,有失匆忙。虽说没有大问题,但一标点有误、一字有别、一句重复;其中两段文字义趣不够凸显,语言节奏亦是欠美;文题及称谓也有不妥。故而更正润色,并补出三十余字。特此呈上(见附件),敬请指教。
  另外,昨日所复书信正文第二行「但无能察其之详」改为「但无能察其细微」,「详」字与文末「详焉」重复。
  末学粗心,而又如此「认真」计较,实在是劳烦您了。非常抱歉!
  当然,何事认真,何事又不必认真;何事于何时何地认真,于何时何地又不必认真……其中自有道妙。
  据说,孔子绝粮于陈,见一炊烟人家,子路自告奋勇前去借粮。家主乃一老者,子路言明其由。
  老者道:「粮是有,不借也不卖。您既然是当今圣人的弟子,肯定认识字吧。我写个字,您若识得,那粮就白送您了;若不识得,只好请您自便。」
  子路是个急性子,便爽快答应。老者就写了一个「认真」的「真」字。子路心想:「这字谁不识得,还考我?」于是马上很骄傲很不以为然地答曰:「真!」老者却摇头,请子路离开。子路回来,将其遭遇报告给了孔子。
  孔子道:「人都快要饿死了,还认什么真呀?该不认真时,还是要不认真的。」
  子贡又前往。如此一番,老者还是写了那一「真」字。子贡是非常聪明之辈,不免窃思:「既然子路认『真』不对,那么这字应该认作『假』吧……」心下如此计较一番才答曰:「假……」老者亦摇头,子贡也没有借到粮。
  孔子感叹道:「人都快要饿死了,还认什么假呀?该认真时,还是要认真的。」
  故事极具寓言性质,虽有失杜撰之嫌,但喻意颇丰,其道不伪。有人说,人生在世什么时候能将认真与否的「度」把握好了,什么时候就没有大碍了。
  「度」者,水平也。
  可是,水平来自认真。认真是因,水平乃果。其实,我们冷静观察,仔细追究,无论何事于何时何地,皆必须以认真做保证。所谓有些事对于有的人而言「不必认真」就能处理得非常圆满,或曰泰然置之,或曰举重若轻,或曰应付自如等等,恰是平日里舍得下功夫的成果,正是认真的诗意存在。
常言道: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」
  诚敬,就是认真。
  因此而言,无论子路的认「真」,还是子贡之认「假」,皆有失于真,借粮救命才真。可是,二位学人内无所定外受诱惑 ,失却诚敬,见指忘月,一者功高我慢一者口是心非,大失水准而死在了句下。当以不认真断论。
  文章毕竟是「经国之大业」(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),当然需要认真事之,对于圣贤经典更要如是。何况在这个认假不认真、听骗不听劝,欲壑难填而急功近利而浮浮躁躁,一天想干完一个月、一年乃至是一辈子事的竞争时代呢?
  因此,我辈学人一言一举,务必认真仔细,耐其心烦从容其事,在在处处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 然而,令人痛心疾首的是:或印制经典法宝书籍,或撰述,或编辑书刊等大失认真之道。概述有三:
  一者急功近利,印制经典有损庄严,粗制滥造,甚至比不上一些低级下流的书刊;
  二则毫无诚敬,或东扯葫芦西扯瓢不成章法,或不深入经藏断章取义以至三世圣贤大喊冤枉,或瞎蒙乱说张冠李戴引经据典毫无出处,或错字连篇卒不忍睹;
  三是偷偷摸摸,编辑印刷破坏国家出版法规,甚至是大批量印制的公开流通法宝连个准印书号都没有。
  如此以来,何以让人对圣贤教育生信?何谈弘法利生?何谈「不违国制」( 语出《璎珞经》,佛法四大重戒之一)不坏世间法等等?魔来坏法,不过此耳。实在是有坏尊门,有辱圣师。圣道不衰,实难怪哉!
  儒释道之教育,是极其认真严谨而又丰富多彩颇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。时下其道不畅,邪说兴旺。究其原因,不在门外,在我所谓的后世学子大不认真也。
  末学乃草率鄙夫,认真仔细不足却粗心马虎有余,以至于为人做事多有不周甚至荒唐之处。但独于文事多年,从不敢掉以轻心。或是片言,或是洋洋万余,总是大有如履薄冰之感,故而竭尽全力应对。每每草成初稿,再三而又再三斟酌推敲。即便如此,仍时有疏忽而犯大错误,以至于谬种流传害己害人。
正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·阎罗王众赞叹品》所言:「南阎浮提众生,其性刚强,难调难伏。」
  可不恭慎保持「认真」哉?
  去年,有尊者将末学所撰《孝亲尊师之演义》以电子邮件辗转呈恩师。因电子文件在由简体转繁体方面识别有误,错字多出,而恩师拨冗于百忙之中,一一亲笔修正后,托人传来。获得老人家给予修正之稿,末学大为感动。老人家对于文事的那种谦虚、那种诚敬、那种耐烦、那种慈悲的认真之光实为可掬,无以言表。过数日,老人家对文稿又做修正,再次托人传来。此番仅正一处,单单剔除一字,即将题记中「常常惭愧人」改为「常惭愧人」。当下,末学对传书尊者说:「老人家此举义趣,是让我学印祖。」尊者还为之破颜,道:「看你与老人家这么一来一往,真是妙不可言。」赞叹末学悟性高,末学亦有些灿烂而飘飘然了起来。
  事后想来,颇为汗颜,惭愧良久……
  当时之所以自称「常常惭愧人」,是因为印祖有「常惭愧僧」之号。鄙夫灰头土脑自不敢与道风浩然之印祖相提并论,因此前边又加一「常」字,并未认真深究。然而,一字之差却离题了万里。
  《地藏菩萨本愿经·如来赞叹品》云:「难阎浮提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。」
  我佛智慧,因此以无量法门对治。释尊慈悲,方便学人,归结八万四千。细心察之,门门皆可谓惭愧之法。无论依何门修学,皆可谓修学惭愧。只要认真惭愧,认真惭愧到家,就能把一切放下。放下就是佛。
  「常惭愧」是一种永续不断的惭愧修学状态,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,正如老子所言「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」(《老子》第四十一章);而「常常惭愧」,则有些不大认真干而断断续续一日打渔二日晒网之嫌,是其心不专其行不约,亦如老子所说「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」(同上)。
  由是观之:「常惭愧人」名号契机契理,乃佛菩萨正知正见。依「常惭愧」如是修学,绵绵密密功夫得力,决定证果。「常常惭愧人」名号则背经离道,是凡夫邪知邪见。以此修学,夹夹杂杂枉失功夫,决定六道轮回。
  菩萨的名号是修德,佛之名号为性德。菩萨精进修学,不断累积修德方能成其性德(即成佛)。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也。
  至于自号中将「僧」换为「人」,乃随顺众生,不作计较分别之故也。
  撰述至此不得不多言几语。「僧」属于梵语「僧伽」之简称,本为「和合众」之义。佛教尚未兴起时,「僧」之称谓早已为古印度社会普遍使用。时古印度工商业蓬勃发展,大富长者们便根据行业性质组织了许多不同团体,大都名为「僧伽」(犹如现在的什么协会),以至于当时所有政治体制也都称之为「僧伽」。
  如此社会通用名称,后来被宗教团体所吸收,到释尊于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创教,于是佛陀的队伍(僧团、僧伽)宣告成立。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宗教之多,而佛教并非宗教,应该说是多元文化的教育教学。释尊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「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」(《论语·学而》),不分昼夜寒暑,没有任何报酬,无私奉献精勤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四十又九年,可谓古今最为杰出的教育教学义务工作者。再后来,「僧」就专属于修学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了。可见,本初无论出家与否都可以称之为僧的。
  「僧」还有清净之义,出家清净为僧,在家清净修学亦是僧。亦如和尚,不分在家出家都可称和尚。李炳南老号「雪庐」,时人尊为「雪庐大和尚」。「和尚」本是一尊称而已,其意乃「亲教师」诸类。
  今天看来,老人家首次予以修正的是一般问题,却将要妙留后数日,忽然端出,真乃大家君子棒喝。倘非如此,鄙夫未必认真用心视之,如此以来则会大失利益。其教育学人之善巧方便,叹为观止!
  惟斯认真尊者,孰能如是为人演说?
  可见,当初自号「常常惭愧人」,表面看来是鄙夫学艺不精功夫太差劲,究竟起来却是不认真仔细而粗心大意所致。平日里自以为依教奉行了,其实不过口头文字卖弄骗人罢了,并不着边际。由是而大生惭愧,对于文事愈发敬畏了。
  归依瞻礼依教奉行,其道无非以一「认真」而恒贯之也。
  老人家,真吾圣师也!
  常言道:「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」
  有心,即是认真。认真则假消,假消就妄尽,妄尽还源。
  知错而改善莫大焉,我辈当做常惭愧人。常惭愧才能认真,认真回头即是大福地。
  世出世间,一概不例其外。
  认真就是道。
恭祝:
  法喜充满!
  常惭愧人顶礼
  壬辰八月初三
 
青州大福地致各界人士的一封感恩祝福信
尊敬的领导、老师及诸位亲朋:
  您好!
  金风送爽,丹桂飘香。又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丰收季节,又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团聚时刻。在这仲秋国庆佳节双临之际,在这举国共迎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之时,我们大福地全体家人怀着无比感恩的欢喜之心,向您及您全家致以崇高敬意和最为美好的祝福!
  大福地坐落在古九州之一的青州——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内,高枕横卧东西的济青大道、仰观古州云门寿景、东踏长深高速、西渡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之浊水(即北阳河),地广千亩,总规划建筑面积一千零八万平米,是天下父母亲情教育基地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。
  大福地在中共青州市委、市政府和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、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,在社会各界贤达的热心帮助下,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青州市「以孝治市」的方针政策,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厚土,秉承「文化专筑和谐」之理念,以感恩党和政府、感恩百姓、感恩和回报社会为使命,以大力推广「孝亲尊师」大根大本之教育、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性样板为己任,以谦虚诚敬、知恩报恩、知耻惭愧、知足耐烦为干事精神,积极扎实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荣辱观教育」。
  一年多来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大福地一期工程四十三万平米初具规模,首个组团十四栋住宅楼和两栋商务楼建设亦将构成,于年底正式交付使用。全部一期工程,规划建设圣贤教育广场、孝德文化广场、孝身园、孝心园、孝志园、孝慧园、五福园、五常园以及广慧苑(尊师公寓)等大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的组团园区。整个社区建成后,具备养老、育幼、医疗、善终、居住、饮食、商机、学习等八大社会基础功能,将成为体验性和教育性且具足「孝亲尊师」丰富意义上的大型和谐社区。
社区在住宅以外,还将构建安养院、养老公寓、国学幼儿园、有机种植体验园(已开放)等;两千亩规模的大型有机农场于今年夏天已在济南齐河基地投入运营,将为社区居民提供真正无公害的有机果蔬产品;融高档素食馆、亲情客房、有机食品及文化超市等四大功能于一体,肩负着面向全国连锁责任的三千平米「孝亲尊师」文化主题驿馆正在装修之中,预计年底开业。另外,大福地还将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质量建设有着初中、小学、幼儿园教育教学功能的学校,目前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合作办学的事项已经进入了筹备阶段。
  大福地「中华孝亲尊师大讲堂」(原为「中华孝道大讲堂」) 自去年三月以来,连续举办了近四十期传统文化培训班,培训全国各地学员约三千五百人,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和赞同,起到了社会示范带动作用,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  大福地,一座孝亲尊师的幸福家园;
  大福地,一个孝亲尊师的美丽驿站;
  大福地,一处孝亲尊师的温馨港湾。
  大福地,是孝亲尊师的吉祥起始,是孝亲尊师的如意行进,亦是孝亲尊师的和谐落实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在在处处,大福地皆为如是永恒主题的诗意存在!
  有道是:「孝大量大,量大福大,量大事业亦大。」
  因此,大福之人必是大孝者,大孝者乃尊师之士也,反之亦复如是。因此,大福地将在您以及社会各界的继续关爱呵护之下,不断开拓心量,正心诚意,不负厚望,力践孝亲尊师之道,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!
  恭祝您身体健康、阖家幸福、事业顺利!
  此致
  敬礼!
  大福地全体家人鞠躬敬呈
  壬辰年仲秋
版权所有 © 潍坊大山传统文化交流中心 中華孝親尊師大學堂 联系电话:0536-2252109